3月28日拍摄的位於雄安新区的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总部大楼建设现场。(新华社资料片) 新华社记者 牟 宇摄
河北找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中的定位坐标,採用协同的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河北展现美好图景。
6月28日10时18分,厂通路潮白河大桥跨河主桥拱肋最后一个节段精准落在预定位置,标志着厂通桥跨河主桥拱肋成功合龙。自此,全桥主体结构全部完成,进入桥面附属结构施工阶段。
波光粼粼的潮白河河面上,厂通桥跨河主桥的三组拱肋构成三组六个巨大的“舵轮”,寓意“啟航”,也寓意京津冀三地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
大桥建成后,全长约7.9公裡的厂通路将全线通车,成為京津冀“一小时通勤圈”的一条快捷新通道。
用协同的办法建一座协同的大桥。2022年12月9日开工后,在建设过程中,京冀双方联手解决了工程中遇到的手续审批、方案制定等各种问题,保証了工程的顺利推进。
对制约改革发展的全局性、关键性问题,用协同的方式,有利於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实现一盘棋布局,进行体制机制上的顶层设计。
今年5月,2015年设立的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產业园有了新名字——京津冀·沧州生物医药產业园。
注重协同,才能站位全局、放眼长远,提出前瞻性、系统性、整体性、贯通性的改革思路,更有效整合资源,激发发展活力。
生态联防联控联治,三地签署《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协议》等文件,建立了10余项生态环保协同机制。
推动社保卡跨省通用,深化职称互认,强化就业协同共享,京津冀持续打造区域人才一体化发展共同体。
今年5月11日至12日,2024年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座谈会在天津举行,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於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共谋深入推进协同发展良策。
2023年三地党政主要领导协商机制建立以来,“要事有统筹、任务有督办、落实有专班”的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各项工作跑出加速度。三地不断深化协同,创新机制,形成了从决策到落实的完整体系。
在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今天,任何一项举措都可能会对其他的改革產生影响,增强改革的协同性愈发重要。
作為北京农批產业疏解的首个项目,首衡高碑店国际农產品交易中心已成长為京津冀体量大、品类多、功能全的综合性市场。
站在协同的角度优化布局,有助於促进区域合理分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形成联动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格局。
疏解的目的,是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
注重协同,实现区域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有助於实现区域优势互补,打造协同发展新的动力源。
保定中关村,是北京中关村京外第一家创新园区。自2015年成立运营以来,已吸引362家企业和机构注册办公,累计培育国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60余家。
从“北京研发、河北转化”,到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过去主要在北京搞研发的专家们,如今有很多人一年中大半时间“泡”在保定的实验室裡。
目前,河北已建立“1+5+4+33”重点承接平台体系。2023年,河北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101%,是2014年的12倍﹔京津专利技术在河北转化1339次,同比增长74.74%。
北京的原始创新能力、天津的研发转化能力与河北的科技成果应用能力有机融合,京津冀正在成為全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
1+1+1=3,这是算术试题的正确解法。用协同的思维谋篇布局,整合要素,凝聚合力,寻求的是“1+1+13”的效果。
6月16日,2024京津冀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產业链招商对接会在廊坊举办,京津冀区域内外200多家汽车產业园区与整车、重点零部件及配套企业亮相。
2023年11月,京津冀首次联合绘制出协同发展的6条產业链图谱,其中,河北牵头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2条產业链。
围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產业链,河北与京津在政策准入、场景应用等方面互联互通,携手“共享一条路”“共造一辆车”,进一步构建协作紧密的区域產业生态。
推进改革发展不能隻顾眼前,也不能隻顾自身,需要考虑整体利益、长远利益,需要协同推进,增强举措协调性,防止局部利益相互掣肘。
围绕6条重点產业链,京津冀加强合作,形成200多项技术攻关清单,200多家招商引资目标企业清单,1000多家“链主+头雁+配套”三级梯队企业清单,為推动產业链协同提供了“底数图”和“导航图”。
7月10日,在张家口南山汽车產业基地汽车零部件產业园(二期),天津千鑫有色金属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落户当地的首条生產线安装完成,全部生產线预计10月底前建成。
该基地不仅吸引更多京津汽车零部件企业入驻,还积极融入京津整车制造供应链,共同做强京津冀汽车產业集群,实现合作共赢。
5月10日,京津冀有关部门签订共建京津冀·“机器人+”產业园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三地推动区域整合资源、互补短板、融合提升又有了一个突破口。
强化要素协同作用,改变单打独斗的方式,建立互联互通的平台,让“物理共存链”升级為“化学反应链”,才能发挥更大的创新效能。
站在新的起点上,深入推进协同发展,河北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更加澎湃。(记者李冬云、贾东亮、姜艷)
夏季的阳光洒在河北省卢龙县的甘薯种植基地上,一畦畦薯秧油绿发亮。看着这些蓬勃生长的薯秧,种植户们脸上洋溢着充满希望的笑容。…
人民网石家庄7月11日电 (记者王红、实习生梁雨璐)记者从7月11日河北省新闻办召开的“扎实推进盐硷地综合利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河北省建设盐硷耕地高标准农田18万亩,盐硷耕地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0.7g/kg,土壤pH平均降低0.05,耕地质量平均提升0.13个等级,耕地產出能力明显提高。 “河北省扎实推进盐硷地综合利用”新闻发布会现场。…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