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底蕴深厚的苏州相城近年来经济建设蓬勃向上,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优势不断突显,吸引了众多Z世代来这里就业、创业、成家。身处这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城市,他们以自己的生活方式激活城市年轻态,也亲身感受着这座城市产业发展带来的改变和机遇。
今日相城持续推出“Z世代观察”系列融媒报道,从Z世代视角出发,聚焦相城着力打造的先进材料、高端装备、智能建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车联网和数字金融等新质生产力领域,讲述一场场青春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世界很大,人生路很长,年轻就要多尝试,去寻找自己喜欢的领域!”一头闷青色长发,笑起来还有着淡淡的梨涡,这名97年的姑娘叫徐淑云,来自苏州相城,是个土生土长的渭塘小娘鱼。
当被问及如何形容自己时,作为智能建造领域新人的徐淑云毫不犹豫地给出了“活力、努力、体验派”这三个词。进入全新的领域后,热爱和兴趣让她不知疲倦地获取新知识。
2019年毕业后,徐淑云选择回到家乡苏州就业。经过多年的磨砺,她以记者的视角接触到了较多领域和行业,了解了众多新行业的知识。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深感认同的徐淑云认为,年轻人应当拥有勇敢追梦的勇气,不受传统轨迹的束缚。因此,她决定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勇敢迈向新的领域,寻找那个更加多元化、更加独特的自己。
徐淑云将转行踏入智能建造行业视为她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这不仅仅是一个全新的工作机会,更是属于我新的人生机会。”在她眼中,智能建造为传统建筑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与变革,它象征着行业发展的新方向,预示着未来的无限可能。她坚信:“当遇到新机会时,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冲冲冲!”
当前,相城区正统筹装备制造、科技材料、研发服务等智能建造产业资源,推动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和集成应用,加速“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智慧运维”全链建设,形成“一园区一特色”的产业发展形态。
传统印象中的房屋建造、装修方式正在悄然改变,智能建造体系化的广泛应用正为建筑业注入新的活力,推动着行业的创新与升级。“对着大屏管项目,指挥机器人造房子”的愿景正逐步从理想成为现实。
位于黄埭镇中亿丰制造产业园内,江苏中杰建兆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智能装备生产车间被称为“未来工厂”。徐淑云身为产品经理,经常深入施工现场,进行细致的拍摄记录,并与施工方详细交流,以实际考察其智能装备的应用效果。
在交流中,她俏皮地展示了特意准备的“工作神器”——一双过膝的雨鞋。这双雨鞋无论晴天还是雨天都是她的得力助手,帮助她在工地上快速而便捷地行走。徐淑云表示:“通过不断地实地观察和交流,我深切感受到智能建造机器人为劳务产业工人们解决了许多施工过程中的难题。而我工作的努力方向,就是为他们提供更趁手的智能建筑施工工具。”
对公司主营产品的应用场景,徐淑云如数家珍。集清扫、洒水、巡检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洒扫机器人,爬坡动力充足,可实现原地360度旋转,轻松应对室内室外全场景作业。混凝土地面整平机器人仅需充电2.5小时,即可持续工作8小时,每小时可轻松抹平200平方米的混凝土,相较于传统人工,效率提高了30%。运用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感知传感器、高清摄像头、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智能安全帽,通过与现场作业智能管控平台交互,可实现远程调度专家指导,提高人工作业的安全系数。
在工作中保持高度“J”(注重有序、计划和逻辑)的徐淑云,在生活里却是个很“P”(更加灵活、开放和即兴)的人。她笑着评价自己其实是个“间接性躺平”的人,空闲时最爱做的事情是睡觉、运动、旅游。
完成工作后的她,会选择做普拉提来舒缓一天的紧张和压力,“运动流汗的瞬间会让我大脑放空,很享受这样的过程。”周末,徐淑云会通过和朋友见面来“充电”,在咖啡店里点上一杯喜欢的饮品,与朋友们肆意畅快地闲聊。阳光透过窗户,轻轻洒在她的肩上,时不时传来的笑声,将这些平凡日子里简单而真实的幸福,一一具象化……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