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阳光洒在山东日照张北湾内的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20余只前来越冬还未迁徙的遗鸥,成为摄影师们镜头中的“宠儿”,它们灵动的身姿在海天光影里定格。
“听说这里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遗鸥,我特意赶来拍摄。这几年两城河水越来越清,鸟类也越来越多,常常能拍到珍稀物种。”摄影爱好者陈明一边调整相机参数,一边兴奋地说。
张北湾一处处美丽的湿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飞来越冬。清晨的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一群群“湿地精灵”伴着朝阳晨曦,在海天光影里翱翔穿梭。反嘴鹬、苍鹭、黑嘴鸥……这些鸟儿或翔集于海天之间、或在沙洲小憩,山水草木与飞鸟游鱼和谐共生,在张北湾绘就一幅幅多彩的生态百景图。
张北湾岸线公里,拥有沙滩、礁石、岛屿、河口和湿地等多种滨海风光。张北湾连续多年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均为100%,连续5年水质优良率高达100%,2024年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三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这得益于日照市多年来深入贯彻“生态立市”战略,打出了一套“联动净湾、生态活湾、协同护湾”的组合拳,全力守好每一寸海岸带、每一片沙滩。特别是出台《日照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管理条例》,明确界定辖区内海岸带范围,并编制海岸带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确保海岸带范围内“多规合一”,推动海陆生态、社会、经济统筹发展,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鸟儿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和‘监考官’,最近几年,我拍过的鸟类大概有500余种,其中在张北湾这边就拍到了约300余种,包括中华凤头燕鸥、中华秋沙鸭、黑脸琵鹭,还有被誉为鸟界‘超模’的黑翅长脚鹬等。”摄影爱好者臧绍喜对记者说。
2020年,为使张北湾的太公岛湿地公园、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等20余处沿海亲海空间和10余处天然海水浴场“串珠成链”,一条长约28公里的阳光海岸绿道建成。这条绿道成为市民游客骑行、跑步、游玩的好去处,持续激发日照滨海休闲旅游新活力。
“在绿道建设中,我们严格遵循保护生态原则——不动一棵黑松,不动一块礁石,不动一片沙滩,打造亲海近海的生态空间。”日照兴海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秦绪建说。
通过海岸带自然景色和人工设施有机结合,张北湾阳光海岸绿道沿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丰富产品供给,海洋美学馆、星岛蓝碳计划、太公岛湿地公园等一批精品文旅项目,吸引游客和市民亲近自然。
“这里曾是闲置多年、气味和观感均不佳的沿海水产育苗厂,如今成了宜学、宜游、宜居的阳光海岸带特色民宿,在旅游旺季一房难求。”日照山海天文旅局局长李苇指着海洋美学馆说,“在这里,可以伴海浪声入睡,推窗见海,还可以品咖啡,感受书香,给心灵来一次洗涤。”
因环境而变的还有渔民的生活,张家台村的孔嘉升将自己的家改造成了海边民宿,房间总是供不应求。“过去是追着鱼群讨生计,现在是做好民宿搞旅游。保护好这片海,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未来。”他感慨。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