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哈尔滨7月31日电 近日,走进佳木斯市樺南县驼腰子镇,一道别致的景观引人注目,文化墙周边原本裸露的地面,如今披上了一层色彩斑斕的“新衣”——由本地林场林业废弃物转化而成的环保多彩木屑覆盖层。在阳光下,木屑折射出的斑斕光影,形成了一幅生态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动人画卷。
驼腰子镇地处半山区,林业资源丰富。以往,林场每年產生的大量枯枝废木,处理方式多為焚烧或填埋,不仅浪费资源,更造成环境污染。
如何让这些“无用之材”焕发新生?驼腰子镇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联合林场将目光投向了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通过粉碎、筛选、植物染色等一系列工序,这些昔日的负担成功转化為兼具功能性与观赏性的生态木屑覆盖材料。据初步测算,每铺设1000平方米这种木屑覆盖层,就能有效消耗约2吨林业废弃物,相当於减少3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了“从山林废弃物到靚丽景观”的生态闭环,“零废弃”理念在此落地生根。
这层多彩的“生态衣”所带来的价值远不止於美观和废物利用。其疏鬆多孔的结构,能够显着提升土壤的保水能力,大大缓解了绿地日常养护的用水压力﹔覆盖层表面自然形成的生物膜,可有效抑制90%以上的杂草萌发生长,显着减少了化学除草剂的使用频次和环境污染。经初步评估,这种木屑覆盖层还展现出良好的空气净化能力,每年每平方米可吸附空气中约1.2公斤的PM2.5颗粒物,犹如在文化墙下构筑起一道天然的空气净化屏障。
废弃物的“华丽转身”,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当前,樺南县驼腰子镇正以这看似微小的木屑為支点,撬动着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宜居的“大循环”,用小木屑铺就充满生命力的生态景观。(尚城、许春莉)
地处三江平原腹地的佳木斯市,耕地面积佔黑龙江省的八分之一,也是我国农机制造工业的摇篮。多年来,佳木斯市与中国农机院、中国一拖、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机构深度合作,成功打造了高端智能农机產学研基地…
精细到田间地头的积温带划分、土壤湿度地温预报、农业灾害预警等一系列农民口中的“气象高科技”,已经成為黑龙江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新质生產力,“气象+农业”在黑土地上绽放出绚丽的实践之花…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