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丨美债再创新高“威胁”美国经济
时间:2024-09-03 21:23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你无法想象我们现在面临的生活压力,就像脖子上的绳索越勒越紧。”对于美国人卡尔·威莱特来说,2023年过得很不如意。受政府债务激增、物价高企等因素影响,像威莱特这样的普通美国人承受着沉重的经济负担。

  新年过后,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又给了他们一击:截至当地时间1月2日,美国联邦政府公共债务总额首次突破34万亿美元。这距离美债突破33万亿美元只过了三个半月,比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的时间提前了5年。

  34万亿美元是个什么概念?根据美国有关机构推算,它超过美国GDP的120%,意味着每个美国人至少背负10万美元债务;假如每户美国家庭每月贡献1000美元,这笔巨债要还上22年。这给美国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

  如此巨大的债务是怎么产生的?有关专家对《国际锐评》表示,为了填补赤字,美国政府长期通过发行国债来获取资金。由于借贷成本极低,“美债雪球”越滚越大。新冠疫情暴发后,美国经济陷入困境。为刺激经济复苏,美国政府大量发债,使得债务增长速度快于预期。为抑制通胀,美联储又不断加息,进一步增加了美国政府还债成本。加上政府支出增加、税收减少,债务规模不可避免地扩大。

  而这样的“美债雪球”不会停止。分析人士预计,按照目前趋势,美国政府每年将增加2万亿美元以上的债务。考虑到美国两党在财政问题上缠斗激烈、政府没有要解决负债的迹象,外界预计美债问题还会进一步恶化。

  据美国国会研究局统计,二战结束以来,为防止政府因资不抵债而关门,美国国会已调整债务上限上百次,而且常常拖到最后一刻才解决。最近的一次是去年6月,美国两党经过疯狂拉据战,在最后关头达成共识,将债务上限暂停两年,避免了美债违约。这样的“胆小鬼游戏”反复上演,不仅造成市场严重动荡,也引发各界对美国政府还债能力的质疑。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因此下调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经济学博士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夫表示,美国当局已将该国的金融政策带入死胡同。

  “美债雪球”越滚越大,不可避免给美国经济带来冲击。彼得森基金会指出,规模庞大且不断增加的债务“正威胁着美国经济的未来”。

  在美国政府债务中,外债比例很高。美债屡创新高、违约风险加大,势必会影响外国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信心。如果投资者减少持有或抛售美债,美元将面临贬值压力,进而加剧美国政府的债务偿还负担和融资难度。

  在债务危机背景下,美国两党在国会还会围绕预算问题展开激烈争斗,如果达不成一致,国会不能审批完成拨款计划,美国政府可能又面临停摆。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将会有大批政府雇员被迫无薪休假或延迟发放工资,而削减政府开支的项目往往与民生项目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最终利益受损的还是美国普通民众。

  从国际角度看,由于美元是全球头号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美国“过度举债、不受约束”的模式会造成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殃及全球经济。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曾警告说,美国如果发生债务违约将引发严重后果,美国和世界经济都会遭到重创。

  美国福克斯新闻2023年底实施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超过四分之三的登记选民认为美国经济状况不佳。不难看出,美国经济很多深层矛盾远未解决,导致债务危机反复上演。这不仅给美国社会带来隐患和动荡,也给世界带来更多不确定性。谁是世界经济安全的重大风险?答案不言自明。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1日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的第十一次下潜作业,潜航员傅文韬、下潜科学家许学伟和陈旭光在西太平洋皮加费塔海盆完成5572米大深度下潜,顺利完成深海羽流絮凝实验。

  云计算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支撑。

  今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以下简称“网安周”)继续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十部门联合举办。

  江西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正向“新”发力、朝“质”攀峰。

  身着粉色裤子、白色T恤,头戴一只可爱的发卡,不仅能与人互动,还能完成拖地、洗抹布、打开电视等工作——在日前举行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上,一款新亮相的智能机器人吸引了大众眼球。

  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聚集地,是教育、科技和人才的集中交汇点,也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一环。

  刘烈宏在启动仪式上指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产业数字化、以企业为载体的数字化成功转型,对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至关重要。

  据了解,中国煤科首批遴选了35个项目落地实施知识产权资本化工作,涉及200余项知识产权、450余名科研人员,打通了“科技投入—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一体化路径。

  光明日报今日开设《我是这样做学问的》专栏,邀以探究真理、发现新知为毕生志业的求索者,将一路所循所思所感所悟与读者分享。

  白皮书除前言和结束语外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新时代中国能源转型之路、厚植能源绿色消费的底色、加快构建能源供给新体系、大力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推进能源治理现代化、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国农田建设现场会28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召开。会议强调,要坚决扛起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政治责任,认真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行动,

  国家卫生健康委29日发布的《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6岁,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5.1/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4.5‰,均为历史最好水平。

  29日,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与阿里云联合发布国际首个“月球科学多模态专业大模型”(以下简称“月球专业大模型”)。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忠介绍,在月球撞击坑年代和形态识别上,月球专业大模型的准确率已达到80%以上。

  按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和服务“一张网”要求,整合自然资源系统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资源的全国北斗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平台已经开通试运行。

  图为位于浙江省金华市的上山考古遗址公园发掘原址上再现的考古情景。临沂大学释光年代学实验室对水稻植硅体的测年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如何选择含有植硅体的沉积物就是个难题。

  近日,在海南省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一场“跨界”展览别具一格。珐华彩莲池纹梅瓶、象形执壶等精美文物的复制品,与“探索一号”“探索二号”科考船和“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模型一同现身

  水清岸绿,鸟鸣啾啾,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山风劲吹,风机飞转,绿电点亮万家灯火;优化生产工序,使用环保材料,产业发展向绿色化迈进……

  我国科学家在野外科考工作中首次发现新疆伊吾县有戈壁熊分布。日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持承担的第三次新疆科考项目——新疆自然保护地调查与国家公园潜力区科学考察阶段总结和专家咨询会召开。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