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单位中的“能者多劳”和“干多错多”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
时间:2025-03-09 20:58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基层工作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工作,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把基层工作这篇文章做好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才能行稳致远。然而,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的基层,却存在着“能者多劳、庸者逍遥、干多错多”的现象,这既不利于激励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也对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极其有害。 这种现象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1、“能者多劳”现象,一个显着特征是“看谁好用就一直用谁,看谁放心就把急难险重的工作都交给谁”,用农民的话讲就是“哪个牛好用大家都抢着用,不好用的牛大家都嫌弃”。在基层单位。有的领导习惯于把大事小事都分配给“能者”,以降低成本和风险,造成忙者逾忙,闲者逾闲。这种工作任务分配方式在短期来看,是针对临时性、突发性、应急性工作的权宜之计,并非久长之计。而一个干部一旦被贴上“能者”和“好牛”的标签,则极容易在领导和同事的心目中形成情惯性依赖,并不断地被加码。这种“鞭打快牛”的方式虽然让“能者”的潜能得到不断激发,可是另一部分人员却被“闲置”了,他们的“潜能”就一直处于沉睡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鞭打快牛”实质上是人为地容忍了“庸者逍遥”存在。

  2、“庸者逍遥”现象的产生是在被冠以“能者”的干部在领导和同事信任的目光下,不得不承担更多的工作,使原本应该是其他人员的工作有人包了,使这部分人因此变“庸者”而无所事事,逍遥自在,或者在正常工作遇到困难、比较麻烦的工作时就绕道走,推诿扯皮,或者干脆就消极怠工,使领导为了工作能顺利完成任务而动用“能者”救火,进而达到其“长期逍遥”的目的。所以“鞭打快牛”实质上容忍了“懒牛“的存在。

  3、 “多干多错”现象是在一些基层单位中表现为“干得多,错的多”的现象。工作分配不公、长期超负荷的状态下,承担更多工作的“能者”很有可能在工作中因长期“透支精力”而出现工作失误,或者为了完成任务,通过超常规的工作方式,违反了工作程序和工作纪律,过后被“秋后算账”,因为问责的时候是不问青红皂白的,不管客观原因的,只要有错就必须追究责任。

  反观“庸者”,有责任的事避而远之,有时候还反过来对“能者”的工作指指点点,哪里又错了,哪里又不应该了,偶尔发挥小聪明还能获得表扬。在评先评优中,多干的“能者”也不比少干或者不干者有多大的优势,还有可能因为在比较重要的工作中出现差错,还被“一票否决”。这种“干多错多”而“吃力不讨好”的干部,时间久了也就没了冲劲,也会从“能者”变为“庸者”,长此以往,基层单位中将渐少尽心尽力者,“躺平”的人会越来越多,从而造成整体工作效能的下滑。

  干部的“多劳”本身是好的,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各级党委政府也以执政为民作为长期坚守的准则,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多劳”,更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然而“多劳”一旦走向“过劳”或者“多劳多吃亏”,其危害性就显现出来了。

  当地时间3月8日,韩国总统尹锡悦被释放,离开首尔拘留所,结束了长达52天的羁押期。他走出拘留所大门后向等候的支持者挥手、鞠躬,并握拳做出加油的手势。在乘车抵达位于汉南洞的总统官邸时,尹锡悦再次向支持者致意。

  3月2日,黑龙江。一名男子带着孩子到餐馆借用厕所,出来后拿出手机扫了店主的收款码,老板连连摆手说不用,但男子还是给店家转了5元,“不行不行,这不好意思,钱要给的!”老板的儿子随后拿了一瓶饮料,想要送给他们,但男子拒绝了。

  当地时间3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行政令以成立“2026年世界杯白宫特别工作组”时,被现场记者问及“马斯克与国务卿鲁比奥在此前一天的内阁会议上发生争吵”一事。特朗普坚称二人没吵架,并几次以“够了”打断记者的提问。

  今天下午,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众议的一句话,立刻引发了代表们的共鸣,大家纷纷说起自己或身边人面临的教育压力。

  今天(3月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吴谦接受媒体采访,就2025年中国国防费预算将如何安排作出回答。吴谦表示,中国政府坚持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方针,合理确定国防支出规模。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