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产的水果、红茶、坚果等农产品,丰富百姓餐桌;中国造的光伏、锂电池、电动汽车等“新三样”产品,有力支持了非洲绿色转型……近几年,中非贸易逐渐升温,越来越多的两地好物漂洋过海“飞入寻常百姓家”。记者从天津海关获悉,今年前7个月,本市对非洲进出口17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3%,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114.2亿元,同比增长13%;进口57.7亿元,同比增长30.3%。
“南非是本市最主要的贸易伙伴,特别是对利比里亚进出口增速较快。”天津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前7个月,本市与非洲57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其中,对南非进出口36.4亿元,增长33.3%,占同期天津对非进出口总值的(下同)21.2%。对利比里亚进出口27.6亿元,增长3.7倍,拉动同期天津对非双边贸易总值提升14.9个百分点,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从而达到16%。同期,对加纳进出口10.1亿元,增长25%,占5.9%。
说起天津对非进出口的特点,该负责人表示,一般贸易占比接近七成,租赁出口成为新的增长点。有数为证:前7个月,本市对非一般贸易进出口118.5亿元,增长9.5%,占68.9%。保税物流和加工贸易分别进出口16.6亿元和9.8亿元,分别增长4.3%和17.2%,二者合计占比15.3%。同期,本市租赁贸易对非出口22亿元,增长111.4%,拉动出口总值提升10.3个百分点。其中,船舶租赁出口19.6亿元,增长178.5%。同样,民营企业表现亮眼、占比持续提升,国有企业增速居首:民营企业进出口78.4亿元,增长20.9%,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1个百分点至45.6%。国有企业进出口63.2亿元,增长30.9%,拉动增速10.3个百分点。
双方贸易中,具体出口和进口哪些产品?天津海关统计数字显示,出口机电产品、农产品两位数增长。出口机电产品66.2亿元,增长19.2%,占同期本市对非出口总值的58%。其中,出口船舶和汽车分别为19.6亿元和3.3亿元,分别增长178.5%和198.2%。同期,出口农产品7.3亿元,增长17.5%。在进口方面,主要是进口金属矿及矿砂、未锻轧铜及铜材、农产品。进口金属矿和矿砂31.3亿元,增长63.6%,占同期本市自非洲进口总值的54.2%。此外,进口未锻轧铜及铜材、农产品分别为12.9亿元、10.2亿元,分别增长4.9%、15.6%,二者合计占比40%。(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