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作者再次来到莫斯科,前往着名的全俄展览中心(ВДНХ)工业广场,这一次我们将参观**“原子”展馆**,该展馆专门展示苏联首批核弹的研制历程,并于2023年建成,位于已拆除的第19号展馆旧址上,成为苏联解体后ВДНХ首个新建展馆。
我们提前为部分照片的画质表示歉意,因为当天我们只带了手机,而展馆内禁止使用闪光灯和三脚架拍照。本应带上单反相机的,但这次就只能将就了。
最初,在现在“原子”展馆所在的位置,曾建有专门介绍塔吉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与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展馆。
但早在20世纪60年代,这些展馆就被拆除,其位置上建起了第19号展馆——“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展馆,后来又被改为**“主要演示测试计算中心”**。
苏联解体后,该建筑被用于设立俄罗斯紧急情况部(МЧС)的信息与展览中心“救援军火库”(Арсенал спасения)。
2015年,决定将这座老展馆拆除,建造一个全新的、专门展示原子能主题的展馆。随后,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罗斯原子”(Росатом)主办了一场建筑方案设计竞赛。评审团成员包括莫斯科首席建筑师谢尔盖·库兹涅佐夫(С. Кузнецов)、ВДНХ总经理叶莲娜·普罗尼切娃(Е. Проничева)、现代艺术博物馆馆长安德烈·别洛夫(А. Белов)等多位来自不同行业的知名专家。
本次竞赛共收到118份来自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家建筑事务所的参赛作品,其中仅有6个方案入围决赛。
最终,评审团一致选定了莫斯科本地设计事务所 UNK Project 的方案,其设计不仅入围了2016年世界建筑节(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决赛,也荣获了2023年莫斯科建筑奖项。
2016年,旧展馆被拆除,2017年在原址开始兴建新馆,并于2023年11月2日正式开幕,作为ВДНХ“俄罗斯”展览论坛的前奏之一,莫斯科市长谢尔盖·索比亚宁(С. Собянин)亲自出席了开幕仪式。
新展馆总面积约为25,000 平方米,可容纳约4,500 名参观者,日最大接待能力达18,000 人次。展馆共有4个地上层和3个地下层,向地下延伸约20米深,是目前ВДНХ最深的展馆。其设计寿命达100年,堪称为未来一个世纪打造的“原子时代”纪念地标。
通过这些展品,人们可以了解到苏联核计划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科学发现与基础研究开始,到核武器的制造、试验,以及苏联随后不断扩大的核武库。
苏联在原子能领域的研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展开,起步于列宁格勒物理技术研究所。到伟大卫国战争爆发前夕,科学家们已经初步认识到铀作为一种极具破坏力的武器材料所蕴含的潜力。然而,战争的爆发使这些研究严重受阻。
用于苏联原子弹计划所需的第一批足量铀,是在二战结束后的1946–1947年间在东德开采的,随后被运往苏联。
展馆中还展示了一个摄影实验室的模型,介绍了“原子间谍”在冷战初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些情报人员不仅收集了美国在核弹研发方面的机密信息,也掌握了其他国家在该领域的研究动态。早在1940年代初期,苏联情报机构就向斯大林报告了英国在核武器开发方面的进展,甚至早于英国与美国的联合计划(即曼哈顿工程)的启动。这一情报成为苏联重启核研究的重要推动力。
得益于情报工作的努力,苏联大大缩短了与西方国家在核技术上的差距,并迅速研制出了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
在众多为苏联提供核情报的渠道中,最关键但并非唯一的线人,是德国物理学家克劳斯·福克斯(Klaus Fuchs)。他当时在英国参与核武研究,并出于意识形态信仰,长期无偿地将大量研究资料传递给苏联情报部门。他坚信,为了维持全球力量平衡,苏联也必须拥有核武器。
展览中还陈列了列宁格勒镭研究所实验室的模型。该研究所早在1922年就由着名科学家弗拉基米尔·维尔纳茨基院士倡议创立,是苏联早期原子能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展览中还展示了第817号联合企业“玛雅克”(Маяк)的模型,该工厂是苏联用于生产武器级钚的核心基地。
同一展区还陈列了首枚核弹RDS-1的测试用原型,该模型不含钚填充物,仅用于初步结构与操作演示。
为研制核武器,苏联在萨罗夫设立了第11号设计局(КБ-11),而那里原本就有一家生产炮弹弹体的军工厂。该基地被赋予了一个代号:阿尔扎马斯-16(Арзамас-16)。
最初,该设计局的任务包括研制钚型和铀型两种核弹,但随着时间推移,由于提取所需钚同位素的速度更快,最终更倾向于发展钚弹。
为了提高核弹的起爆可靠性,其所有自动化系统均采用双重备份设计,除了设有高空起爆引信外,还配备了撞地引信,可在触地时自动引爆。
这里还展出了一个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试验场指挥所的模型,正是在那里,1949年8月29日,苏联成功进行了首次地面核爆炸试验。
在这个展厅中,悬挂着着名的苏联热核航空炸弹——АН602模型,这枚炸弹被称为“沙皇炸弹”(Царь-бомба),研制于1961年,是人类历史上引爆过的最强大核武器。
这枚炸弹于1961年10月30日在新地岛试验场上空4000米高度引爆,当量高达5000万吨TNT。爆炸产生的火球直径约10公里,蘑菇云的高度达60公里。在爆炸发生时,距离爆心900公里的建筑物窗户被震碎;冲击波环绕地球三圈;爆炸产生的闪光甚至在挪威和阿拉斯加都能清晰看到。
至于展览中其他部分——例如关于核能发电、第一座核电站的建成,以及核动力破冰船舰队的发展等内容——我们将在未来的文章中另行介绍。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