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工厂二十八天造一颗卫星
时间:2025-04-08 13:59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量產速度提升10倍,生產成本大幅下降,制造周期缩短至28天……位於浙江台州的吉利卫星超级工厂,以“智造”赋能卫星制造,推动商业卫星批量化生產。

  传统的卫星制造方式,需要数百名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协作,从设计、制造、组装到最终测试,整个过程一般需要1—2年。吉利卫星超级工厂所属的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勇介绍,利用自动化技术,车间团队仅需30人左右,生產一颗卫星最快只要28天,工厂年產能力达到500颗。工厂有智能网络系统,让设计、研发、生產、测试和运行卫星等各环节“串珠成链”、协调推进,卫星生產变得更高效。

  生產车间裡,工程师通过控制面板设定好参数,智能运输机器人将卫星结构蜂窝板运送至分装生產线……经过60多道总装工序,各个功能不同的卫星单机才能被合装成整星。在总装车间内,机械臂依据设定好的程序,精准地将1600余颗螺钉安装到一颗100公斤级的卫星上,误差控制在0.01毫米以内。

  “主要靠人工智能来帮忙。”刘勇说,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和机器学习,智能质检系统可实时监控卫星的生產过程,自动识别微小瑕疵或潜在问题,并将卫星在轨数据与工厂制造数据进行比对与处理,以保証批量化生產的可靠性。

  完成总装后,卫星还要通过一系列“严格考试”,确保能适应太空的极端环境:光照测试区内,模拟在轨运行时吸收太阳光能转化為电能的过程﹔热线摄氏度的温差考验﹔电磁兼容试验室裡,模拟太空环境检验卫星的通信与抗干扰能力……

  该工厂生產的卫星属於低轨卫星,在支持应急通信、海事通信以及航空数据需求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我国商业低轨卫星星座建设尚处於起步阶段,仍面临着多重挑战,快速量產卫星是抢佔低轨空间的轨道和频率资源的关键。“随着卫星应用的需求增大,卫星的规模化生產和技术的创新突破,将有效提升我国在全球航天领域的竞争力。”刘勇说。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