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字托管让“职工安心、孩子开心”
时间:2025-08-19 07:09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辽宁省大连市总按照“单位主办、工会扶持、群团协同、社会共建”的模式,举办“工”字特色职工子女托管班,并推出模拟法庭、非遗体验等多样化课程,供基层工会“点单”,缓解了职工暑期带娃难题。

  “今年暑假,我每天和妈妈一起‘上班’,还认识了很多小伙伴。”日前,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工会开办的“慧成长”暑假职工子女托管班里,三年级学生汲佳睿说道。

  近5年来,辽宁省大连市总工会按照“单位主办、工会扶持、群团协同、社会共建”的管理模式,联动20余家公益研学基地,招募600余名教师及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劳模工匠走进托管班,开设反诈、模拟法庭、非遗体验等多样化课程,供基层工会“点单”,打造一批“工”字元素突出、课程丰富的职工子女托管班,累计举办近500个班次、惠及万余人(次)职工子女。今年暑假,大连180余个工会“慧成长”托管班全部开班,惠及4000余名职工子女。

  “爱国情怀暖童心”“非遗润童心”“劳模工匠进托管”……每一期托管班,大连市总都会设定一个主题,围绕主题为职工子女提供研学资源与特色课程,让孩子们倾听劳模故事、体验非遗魅力、感受传统文化、激发爱国情怀。

  今年暑期托管班的主题为“童心传薪火”,大连市总成立由退役军人等组成的主题课程师资团,从国防意识培养、爱国精神塑造、健康成长培育3个方面开展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大连市总汇聚各基层工会力量,征集了20余个具有高科技、老工业、劳模、劳动等“工”字元素的免费公益研学基地,供各办班单位“订单式”自主选择。

  同时,利用大连市劳模创新智库开展双向“五进”系列活动中“精神传承进校园”资源,向工会职工子女托管班发布劳模工匠精神教育师资名单,推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植根职工子女心中。

  国学欣赏、创意美术、机器人编程……托管班的课程可谓丰富多彩。例如,西岗区日新街道工会托管班突出运动特色,孩子们每天至少2小时在专业场馆中运动;中山区桃源街道环山社区联合工会托管班的孩子们完成作业后,能够学国学、练书法,孩子们还将亲手书写的“福”字送给养老院的老人们。

  多年来,大连市总携手各界打造特色课程,联合市双拥办、市文化馆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师资队伍,提供相关课程资源,并获得市双拥办支持,向托管班开放大连市烈士陵园,增加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此外,挖掘各托管单位优势,通过参观模拟法庭、观摩父母工作场景等,为孩子们提供职业与社会分工教育资源,让工会托管成为“成长加油站”。

  职工子女托管项目自推广以来,13家托管班获评辽宁省总工会省级托管示范点,两家获评全国总工会爱心托管班。

  “工会托管班就办在公司里,早上我带娃一起上班,白天她学习,我工作,下班时我接上她一起回家,别提多方便了!”在大连市高新区上班的王女士说。

  为更好地帮助双职工家庭,大连工会“慧成长”职工子女托管班开设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办公楼、社区活动室等场所,让“带娃上班”成为现实。

  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队托管班的孩子们在码头上参观父母工作的船只,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辽宁海事局托管班的孩子们在船舶交通管理中心见识海上运输……这些沉浸式体验让孩子们在感悟父母使命责任的同时,将爱岗敬业的种子早早培植在他们的思想深处。

  同时,大连市总推出普惠政策,鼓励用人单位工会办托管。推动街道、社区工会托管班覆盖本区域职工子女,扶持工会托管班建在楼宇、工地,惠及建筑工人以及灵活就业等职工群体,扩大职工群体覆盖面,并推动制定《托管班管理制度》《志愿服务指南》等标准,动态优化扶持政策,有效激发基层工会的积极性。2025年,寒假办班数增长至2021年开班时的9倍。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